七 谁对谁错

有时,我不免会怀念刚来时周峰对我的好,但是又想,当时他对我那么好,无非也是为公司做事。如果他不那么帮我的话,过后我和王总说起来,他也难免会受到责怪。我想到了这个理由,尽管觉得有点说不通,但给了自己一个借口,不必太多地理会周峰了。
我自己因为有男友,和周峰的关系冷淡,也不会想的太多;对卢静,则更不会因为与周峰之间的问题而减少我的好感。有一天,我和卢静聊得起劲,不知怎的,就说到了周峰。

卢静问我:“菁菁,你和周峰是怎么回事啊,怎么一开始就合不来啊?”
我心里想,我还想知道你和周峰是怎么回事呢?我当然没直接问出来:“不知道啊,我都不知怎么把他给得罪了。不过呢,我也不稀罕。”
“你们在宿舍也这么别扭啊?”
“可不是。”我说到,但不得不补充一下:“刚来时还挺好的,他帮了我许多忙。后来就越来越差了,现在几乎不说话了。”
卢静很同情地看着我:“周峰这人,可能是比较傲气一些。我刚来时,也觉得他不好相处,时间长了就好了。”

我大吃一惊,问:“他比你来公司还早?”
“是啊,他在公司都四年了。王总说,他业务做的好,就是有点没上进心。只想挣钱,不想着升职。如果他想做经理啊,我就没机会来了。”
我真是没有想到这一层。不过我也真地没看出来周峰没有上进心,忍不住替他说好话:“他工作很认真啊,我看他晚上常常不在宿舍,一定是出去跑业务了。就是回宿舍,也总窝在他自己房里,应该是在学习吧。”
卢静抿着嘴,笑了:“如果那样,真是太好了。”

我又问卢静:“不过,能不能当经理还是由业务量来定的吧?我看了我们部门的规章,经理的业务量要求是一年至少五百万,业务员只要超过一年二百万就可以了。他可能是达不到做经理的要求才没往上升的,与早不早来没有关系吧?”
卢静吃了一惊,看着我说:“没想到你这么用心在工作上,把规章都弄清楚了。”
我不好意思地说:“还差得远,很多都不太明白。这个,数字就摆在那里,一目了然。”
“你好好做吧,会成为我的好帮手的。”卢静认真地说。

卢静说的不错,我那时确实在研究公司各种的规章制度。我已经能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,有闲睱去调整和创新一下自己工作规范内的文档管理了,比如制订了更合理的订单表,统一了传真文件的抬头和格式,增加了一份每周客户跟踪情况表。
王总的公司在深圳规模属于中小型的。在深圳这个城市,能够通过残酷的竞争存活下来的这类公司,发展扩大都是快速进行的,所以整体运行很好,细节上就不免粗枝大叶了些,比如这文档的管理就有很大的改进空间。当然这是我从做一个文员的角度看到的问题,别的方面并不清楚。

王总对那个客户跟踪情况表很感兴趣,大加赞扬。要求业务人员把所有的客户情况,不管是已经订单稳定的客户,还是正在联系中的客户,都登记在案。但卢静和周峰都认为已经订单稳定的客户当然是非常有规律的,登记起来不费力气。正在联系的客户变数很多,情况又不稳定,要是想每周都总结一下很不容易,费时费力,有那时间不如在客户那里多呆呆呢。后来折衷的办法就是,正在联系的客户先登记名字,有了订单后再汇报情况。
卢静对于这件事,除了上面的意见,就自然接受了,而且还称赞我,使市场部的文档更加完整和规范化。但是周峰,当天晚上在宿舍里就对我发了脾气。

我那天主动加班,把这个客户跟踪情况表改的更完善,更适合大家的意见。回宿舍时已经错过了吃晚饭的点,就想简单地在厨房里煮个方便面吃。
周峰听到我在厨房里忙着,就走了出来。
“菁菁,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好,但要考虑到别人的情况。”
“我已经把表格改了,现在也符合你的要求了。”我解释说。
“其实你这件事就做的不对。”周峰又说。
“我看王总和卢静都很赞成的。”听他批评我的工作,不由得心里有气,但还是压住了。

“他们当然喜欢了。倒霉的是我们这些下面的业务员,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客户握在自己手里,我们就没饭吃了。”
这,我到是没有想过。但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觉得不可理解。
“只要客户有订单,公司就能知道,回头就是添一下表,有什么不行?何况如果没订单的客户一直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,由公司出面,岂不是更快地留住客户?”
“那这样的客户业务量会算给谁,你想过吗?”周峰更加生气。“如果是公司出面做的,就不算业务员的订单。业务员一开始的努力就全白费了。”
“那这样的客户,如果业务员跟不下来,就不要了吗?公司和业务员之间应该有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吧。”我说,其实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解决方法,但不想就这么被周峰说的没词了。

周峰生气地看着我,说:“你要是向着公司说话,那我当然没办法。你想怎么做是你的自由,我也管不着。只是不要忘了,你自己也是个打工的。”说完就回房间去了,砰,房门很响地关上了。
我站在厨房里,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。不知这么无声地哭了多久,又想起来还得煮面,就去洗手。水池临近厨房窗户,我望向窗外,想透一下气,突然看到有个人正从外面望过来。

发表于 June 7, 2002

相关文章